免费发布信息 您好,欢迎访问音乐生态网 ! 请 [登录][注册]
广告

    首页>活动>大师>周海宏:学琴岂能“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

    周海宏:学琴岂能“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

    资讯头条 | 乐度网 2016年12月9日
    [摘要]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在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的讲座现场进行了一场有关少儿音乐教育精辟的演讲。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在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的讲座现场进行了一场有关少儿音乐教育精辟的演讲,以国内整个乐器行业现状开题,结合家长和音乐教育现状,从少儿行为动机心理学角度深度剖析了孩子不爱练琴的原因并给出了专业的方法和解答。

    周海宏

    音乐教育 VS 应试教育

    国内音乐教育尚未普及


    在发达国家,每个孩子至少要学一件乐器,学琴教育作为与语、数、外一样重要的基础教育贯穿了童年与少年全程。从四岁到初三,艺术类学分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孩子从小学乐器已经是常态。而在中国,中国艺术教育资源不足,相当长一段时间器乐教育都是一种稀缺资源。在省会或省会以下的地区,音乐学院学生的身影十分少见,很多人即使早期接触了艺术教育,在小学毕业之前就选择了放弃。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家长对于“主科”的热情和重视可见一斑。孩子从小接受的专业知识培养了孩子的科学理性,而艺术感性同样重要。因为一个人要获得幸福,不仅要有获得幸福的能力,还要有体验幸福的能力。生命能量是一个常数,生命中细腻,精微,感性的理念,需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如果说科学征服世界,那么艺术则可以美化世界;如果琴童的家长也有对待语数外一样的热情,音乐教育也将更为普及。


    学琴苦 VS 快乐学

    快乐才能强化动机


    既然艺术素养如此重要,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有幸接触到了早期的音乐教育,为什么他们在小学毕业之前却早早放弃?


    中国孩子在开始学习一门乐器之前,老师、家长会告诉孩子 “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向孩子灌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概念;为了让孩子听话,他们苦口婆心地宣称 “我学琴从小是挨打挨过来的,所以你学琴也应该挨打”……这些似乎成了全社会的常态。教育作为一个文明行业,音乐,作为一个美的艺术,贬损、训斥却成为常态,孩子在学琴过程中感到苦不堪言。


    当我们问道学生为什么不爱练琴的时候,要扪心自问:孩子为什么爱练琴?人天然是喜欢音乐的,就好比喜欢鲜花和美食是人的天性一样。同时,追求快乐也是孩子的本能。快乐属于动机系统中的情绪表现,是需要获得满足的时的一种感受。假如在孩子去游乐场之前作出军事化的规定甚至恐吓,孩子就会失去对游乐场的兴趣。如果把去游乐场的做法和学琴的做法对换,快乐强化动机,才能让孩子爱上学琴。


    你的目标 VS 孩子的成就感

    业余学琴过于专业化


    在学习乐器时,家长通常会给孩子设定各种目标。假如老师和家长永远拿完美目标作为参照,就会扼杀孩子的成就感,成为“教育杀手”。学习新技能之前,确实存在某种范式,但孩子没开始弹琴发声之前,一味强调手臂、手型、坐姿等各种条条框框,只会打消孩子的学琴热情。“要么别学,要学就要正规” 成为很多老师乐于说、家长也愿意听的道理。一个极端的例子里,孩子仅手姿一项学了四个月,一个音符每天重复五千遍,试问这种情况下,快乐学琴可能吗?


    事实上,能否掌握正规的技术要领,与人的演奏天赋相关。调查显示,在每天练琴时间差不多的情况下考到最高级,一般孩子要用6—9年甚至更久,而音乐学院附中的孩子平均只需3年。钢琴中一个简简单单的跳音动作,有的琴童练几个月都掌握不好,有的一上手就很标准规范。对天赋不足的孩子提出过高过严的正规化要求,是造成其“学琴苦”的重要原因。对于老师和家长而言,孩子动作不规范是“丢面子”的事情,但孩子被逼不爱学琴,甚至深恶痛绝,岂不是一件更丢面子的事情?


    大棒 VS 萝卜

    遵循教育心理规律


    在现场,有音乐从业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谦虚使人进步,鼓励使人自满。如果一味使用鼓励教学法,会不会让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此,周海宏教授也给出了精彩的解答。


    周教授认为,人有两种动力,一种来自优胜需要,一种来自成就需要。优胜驱动的人对活动本身并没有兴趣,目的仅在于打败对手。而成就需要驱动的人,目的在于把事情做好本身。


    骄傲就是一种由于优胜需要驱动的情绪。因此在鼓励孩子的时候,着重于成就需要,就孩子本身进行表扬而非就其他个体进行比较,就可以防止孩子滋生傲慢的情绪。而自满是经验不足的问题。比如孩子打游戏进入下一关,感到自满,同时当孩子自己本身知道未来还有很多关没打,就不会产生自满的情绪。作为老师,要学会欣赏孩子的洋洋自得,但同时要采取策略让孩子继续进步。遵循教育心理规律,才能使老师和孩子更好地交流沟通。


    乐强化动机,痛苦弱化动机,这是不可抗拒的人性法则,是教育必须遵循的心理规律。


    要想让孩子爱做什么,就要让孩子尽量多获得快乐,少感到痛苦,这是事关教育成功的重要心理法则。“世界上没有不爱练琴的孩子,只有让孩子不爱学习的家长、老师”。遵从人性的规律,让教育走出野蛮,才能让学琴教育成为世界上最美好的教育,让孩子的童年因学琴而五彩缤纷。


    周海宏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处长、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坊间也称他为当前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第一人,是公认的积极于音乐普及工作的中国音乐普及第一人。其代表作有《走进音乐的世界》《家有琴童》《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将立即删除。
    音乐与乐器产业第一手资讯 微信扫一扫,您就知道。点击右侧蓝字快速关注乐度公众号:Musicdu乐度
    微信扫一扫,您就知道
    Musicdu乐度公众号:musicdu_com
    想要体验免费发新闻,请加静静的微信
    来源:上海乐器展 发布人:叶子

    相关阅读

    • 54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点赞
    • 70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高兴
    • 53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拍手
    • 59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加油
    • 22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惊讶
    • 73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路过
    • 53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难过
    • 77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叹气
    • 91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无聊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电子乐器商标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