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您好,欢迎访问音乐生态网 ! 请 [登录][注册]
广告

    首页>资讯>专题>写给魔鬼提琴手帕格尼尼的曲子

    写给魔鬼提琴手帕格尼尼的曲子

    资讯头条 | 乐度网 2015年12月30日
    [摘要] 拉赫曼尼诺夫作此曲,仿佛有意在音乐上给帕格尼尼作描述。这场音乐的描述转化为文字,就是把帕格尼尼传说中的舞台形象——瘦骨嶙峋、苍白、狂热而又拥有魔鬼般的技巧——给传递出来。

    写给魔鬼提琴手帕格尼尼的曲子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由拉赫曼尼诺夫创作于1934年

     

    这一年距帕格尼尼逝世已有96年了

     

    拉赫曼尼诺夫作此曲,仿佛有意在音乐上给帕格尼尼作描述。这场音乐的描述转化为文字,就是把帕格尼尼传说中的舞台形象——瘦骨嶙峋、苍白、狂热而又拥有魔鬼般的技巧——给传递出来。

                 

    为什么这位天才小提琴家

    会以“魔鬼”的名声著称?

    经过一段了解,

    终于慢慢清楚,

    帕格尼尼

    之所以被称之为魔鬼,

    有多方面的原因。

     

    1长相可怖

     

    他生来病魔缠身,从小就是一个虚弱细瘦的孩子。4岁患麻疹和强直性昏厥症;7岁患猩红热;13岁患严重肺炎。多年病痛让他没法发育一个健康强壮的身躯,反而在他的外表留下了可怖的印迹。

     

    帕格尼尼身材瘦长,满头黑色卷发,乱糟糟地披散在两肩。他有着暗色的眼睛,凹陷在眼窝里;有一只“像鹰喙一样”尖凸的鼻子;瘦削的脸颊,深陷下去。他的脸,头骨的构造十分分明,乍一看上去,仿佛看见一个头骨贴着一层皮,这幅模样可谓让人不寒而栗。此外,他的皮肤苍白如腊,许多描述过他的人都一致认定他是一个“死尸一样的人。”据说,有一回他投宿,旅馆老板以为他患有肺结核,把他赶了出去。

     

    可以想象一下,当他在疯狂地演奏小提琴时,全神贯注。他披散的长发在上肢强烈运动下不断散开,时而遮住脸庞,让他的面目隐藏起来。而那些观众们听着难以置信的神妙提琴声,再瞧见长卷发下渐渐探出的可怖面容,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这是一个魔鬼,在演奏魔鬼的音乐!”

     

    有趣的是,在德国电影《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中,帕格尼尼由帅气逼人的德国音乐神童大卫?葛瑞特出演,这张让人浮想联翩的脸虽然足以在今时今日以“颜值”做营销,但不得不被诟病严重不符合帕格尼尼真实的形象。

     

    可惜的是,即使是帕格尼尼流传下来的画像,其外貌也因艺术手法改善了许多。人们无法再目睹这位天才小提琴家的真实形象了。当然,这不过只是帕格尼尼其中一个特色。

     

    性格古怪,狂妄不羁

     

    帕格尼尼一度挥金如土,赌博成性,而且还经常流连于风月之地。在赌桌上,他不顾一切。一次,就在演出前几个小时,他竟然把即将要拉的小提琴给输掉了。因为这些堕落的习惯,他背着桎梏般的债务,甚至不得不变卖心爱的小提琴。

     

    此外,他有很多情妇。说来风流倜傥,但也让他的形象更加堕落。据说,他曾杀死自己的情人,从此背着杀人罪名,一直到死也没有摆脱。甚至还有如此谣传:他那根能诱发出天籁之音的琴弦,正是由他杀害的情人的肠子做成。

     

    他性格狂妄,因此绝不肯受制于教会。而出于其他不得而知的经历,再加上他那与教会背道而驰的价值观和恶劣事迹,帕格尼尼与当时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天主教会交恶。他本身是意大利人,而意大利又是一个天主教会发达的国家,这样的矛盾使得他的名声极大地为教廷所蓄意侮辱,许多“魔鬼”的谣言,实际上便是教廷一手制造并传播的。卢卡大教堂的神甫公开诽谤道:“我了解这个提琴手,他那把琴是魔鬼的琴,发出的是上帝诅咒的声音,这是妖魔的音乐,虔诚的儿女不应当听这种音乐。”

     

    正因为这样的可怖名誉,使得他是一个“魔鬼”,或与“魔鬼”有染的名声更为公知。他虽不屑一顾,依旧我行我素,却也因此而受到了不少非难,不得不离开意大利。最为可悲的是,在帕格尼尼临死前,有位神父问他他的小提琴里藏着什么。行将就木的提琴家仍然不改爱戏谑的脾气,认真告知道:“里面藏着魔鬼!”于是,教廷终于在他的逝世之际取得了争斗的上风,他的遗体被拒绝下葬,受到大量人群围观指点,还一直辗转各地三十六年,直到他儿子向教廷支付了一百五十万马克的“悔罪费”后,这位小提琴大师才终于得以入土为安。

     

    空前绝后的技能

     

    当然,把他最为登峰造极的能力和最促长他的“魔鬼”名声的因素摆在最后,是因为这个能力实在是太闻名天下了。这个技巧不但来源于天赋,更来源于苦难般的练习。像这种十年如一日的修炼,是不能仅靠寥寥几百字写罢的。另外,他在小提琴上的傲人才能与贡献,也便是拉赫曼尼诺夫创作《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原因之一。

     

    先从童年开始说吧,帕格尼尼的家庭本就贫困,而其父亲又急功近利,当他发现孩子的天赋后,大为珍重,于是他逼着孩子从清晨一直练到深夜。后来,帕格尼尼回忆道:“他寸步不离,我从早到晚小提琴不得离手,再也没有像他这样严厉的父亲了。在他看来,我还不够勤奋,于是逼我饿着肚子加倍练习。我的身体不得不过度忍受痛苦,健康开始受损。其实这种残酷的督促真的没有必要,因为我本身对这种乐器就十分着迷。”

     

    着迷和苦学,正是天才得以光芒四射的原因。他9岁加入市立歌剧院的管弦乐团,11岁就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12岁时他把《卡马尼奥拉》改编成变奏曲并登台演奏,一举成功,轰动了舆论界。这个年纪的帕格尼尼,每天用十二个小时练习小提琴。这让人不得不汗颜,所谓“天才”之说,实质上是对他特别不公平的。因为没有谁能够日复一日地把一天十二个小时投在一件事上,因而谁也无法想象这些“天才”背后,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

     

    他的老师罗拉曾因他的演奏跳下病榻,自愧无颜为师;法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鲁道尔夫?克鲁采尔听了帕格尼尼的演奏后,为他惊人的技巧而目瞪口呆,在日记中写道:“犹如见到恶魔的幻影”;一位盲人听他的琴声,以为是乐队演奏,当得知台上只他一人时,大叫“他是魔鬼”,随之匆忙逃走。著名的音乐评论家柏辽兹称帕格尼尼是“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

     

    很多年前,剧院君读过帕格尼尼传奇般的事迹,其中有一 个不知真假的故事一直铭记于心。据说有位观众听了帕格尼尼一场演奏后,以为提琴家的小提琴装了什么奇妙的机关,甚至是“魔琴”,于是要求一看。帕格尼尼答应了,他递过琴,看见来者对它翻来覆去查看且一脸纳闷,便说:“觉得奇怪?老实说,随便什么东西,只要有弦,我都能用来弹奏。”说罢,该观众就递过皮鞋,要求用皮鞋弹奏一曲。帕格尼尼欣然接受挑战,他在皮鞋上钉了几颗钉子,装上几根弦,随即就拉出了美妙的琴声。不知情者还以为他又在拉琴了。

     

    帕格尼尼的演奏几乎无第二人能胜任,他在世时将自己的演奏技巧保密,极少出版发表曲目,而其他人既学不上,不肯甘拜下风,自然就给他安了一个与魔鬼交易换取拉琴能力的名声。这实在是太过于无耻了。

     

    十九岁时,帕格尼尼创作了《二十四首随想曲》。这些曲子被许多人称之为“炫技”的音乐,因为要用小提琴拉奏出来实在是登天般难。百来年后的1934年,拉赫曼尼诺夫取材于二十四首曲子,创作而下《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于是,绕了一圈,我们又回到了最开头介绍的曲子。这首由拉赫曼尼诺夫致敬帕格尼尼而创作的狂想曲,极力表现在他一百多年前的大师生前疯狂宣泄音乐天才的模样。即使他们时代相隔,素未谋面,但拉赫曼尼诺夫仍然设法将它作成了不朽的乐章。

     

    相信,帕格尼尼即使以“魔鬼”著称,但也只是公众对他神乎其神的琴技的一个叹为观止以至于夸张的评价。而他的影响力至今未泯,他的小提琴之能力,也至今未有人能超越。以至于拉赫曼尼诺夫仅仅依靠帕格尼尼百年后的名声和音乐遗产,也作下了一首狂想曲,并且同样流传百世。这实在是令人不得不向往这些前人的音乐魔力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将立即删除。
    音乐与乐器产业第一手资讯 微信扫一扫,您就知道。点击右侧蓝字快速关注乐度公众号:Musicdu乐度
    微信扫一扫,您就知道
    Musicdu乐度公众号:musicdu_com
    想要体验免费发新闻,请加静静的微信
    来源: 发布人:林娜

    相关阅读

    • 90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点赞
    • 106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高兴
    • 84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拍手
    • 92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加油
    • 66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惊讶
    • 13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路过
    • 23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难过
    • 45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叹气
    • 52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无聊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电子乐器商标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