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您好,欢迎访问音乐生态网 ! 请 [登录][注册]
广告

    首页>艺考>学院>德国音乐学院VS美国音乐学院

    德国音乐学院VS美国音乐学院

    资讯头条 | 乐度网 2016年2月18日
    [摘要] 很多人还在国内的时候,听到最多的是美国的朱丽亚、科蒂斯、柏克利等音乐学院的大名,或者是俄国的莫斯科、圣彼得堡。德国学派在国内叫得不是很响亮。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jpg

    很多人还在国内的时候,听到最多的是美国的朱丽亚、科蒂斯、柏克利等音乐学院的大名,或者是俄国的莫斯科、圣彼得堡。德国学派在国内叫得不是很响亮。只有到了欧洲,才知道,德国学派(或欧洲学派)与俄国学派才是音乐界公认的两大学派,而根本不存在什么美国学派。诚然,许多活跃于世界舞台的著名演奏家来自美国,但大都是在欧洲(俄国也属于欧洲范畴)成名,后到美国发展的。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也为演奏家们提供了更多的舞台及商业机会。欧美音乐界称之为“欧洲生产,美国包装”现象(其实,近几年亚洲也为世界古典乐坛展开了输出活动)。

    640_tp=webp&wxfrom=5&wx_lazy=1 (1)_副本.jpg

    美国的音乐高等教育和德国的迥然不同。就器乐演奏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更偏重理论,而德国更推崇演奏技术。这点台湾人最明白。因为历史上台湾和美国的特殊关系,大部分台湾音乐人才都是美国造。个个都具有PH.D学位头衔。而在德国,正如前文所述,对于表演艺术,其最高学位是Diplom(Solo),即所谓演奏家头衔。而这个Diplom,我们通常都翻译成硕士的。台湾也是这样。因为台湾没有和德国签署相互承认彼此学历的文化协议,Diplom(Solo)在台湾仅被当作硕士对待。而且台湾仅承认德国四所音乐学院德毕业文凭,即:柏林艺大,汉诺威、斯图加特以及慕尼黑音乐学院。因此好多台湾学生在德国拿到学位后,辗转赴美,再去美国搞一个PH.D!

    640_tp=webp&wxfrom=5&wx_lazy=1_副本.jpg

    通常而言,对汉诺威音乐学院学习器乐表演的学生而言,只有在通过最初的Diplom(ME)学位时,才会写一篇几十页的论文。此后,无论是Diplom(KA),还是最终的Diplom(Solo),都无须再写什么文章了。但是其毕业考试相当难。例如,KA考试,除了要有一个小时的Kammermusik(室内乐)外,还要举行一个近一个半小时的个人独奏音乐会。对于Solo而言,就更难了。要有不低于三场的和大型乐队合作的演出,外加一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因此读Solo一读读上四五年是很平常的事。因为和大型乐队的合作是需要机会的。相对而言,在美国,无论是什么专业,最后都要有Paper的,当然,最后得到的也是博士学位。

    640_tp=webp&wxfrom121=5&wx_lazy=1.webp_副本.jpg

    有一个小故事或许很能说明汉诺威音乐学院和朱丽亚音乐学院入学考试门槛儿的高低。前几年(大约是2003年),有一个来自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二年级的钢琴考生来报考汉诺威音乐院。此人系德国人,而且还是汉诺威人,最终却是名落孙山。这是前文提到的那位好运的中国女孩儿告诉我的。

     

    德国音乐学院排名

     

    中国学生去德国留学,首先要问学校排名, 排名这件事在德国显然是讲不通的, 德国教育资源比较均衡, 除了极少数例如汉诺威钢琴专业公认是欧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名以外, 其他的音乐学院很难排出个前后, 在国内的网站上,总会有关于德国音乐学院排名的信息, 这些排名即便是在德国业内也都未必是认可的, 但是德国音乐学院考试难度确实有大小之分,一些大城市,参加考试的人多,自然竞争也就大, 其次就是各个教授的名气了.但是即便是一些小的音乐学院,也可能些名气大的教授.所以那些有关德国音乐学院的排名本身也是不科学的, 一般而言,从南到北, 慕尼黑,斯图加特,科隆,莱比锡,汉诺威,汉堡,柏林,城市比较大,聚集的相对多的教育资源。就在前段时间,一位中国女孩同时考上了汉诺威和斯图加特音乐学院的小提琴专业,她最终选择在斯图加特学习,因为斯图加特录取她的教授更强一些。

      

    汉诺威音乐学院的中国“大腕儿们”

      

    现在在汉诺威音乐学院就读的中国学生有十几个人了(不含台湾、香港),主要分布在钢琴和手风琴两个专业。其他的专业弦乐有一两个,声乐一两个,作曲一两个。其中的名人主要来自钢琴专业,比如有前文提到的肖邦大赛金奖得主李云迪,拉赫马尼洛夫第一名沈文裕,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陈萨(也是肖邦第四)。还有一个据说在国内,特别是在北京颇有名气的王啸寒,听说也得过几个不痛不痒的钢琴比赛的名次,此人家里衬点儿小钱,整天开着一大奔上学校,属于自我感觉良好型,其实,在汉诺威音乐院,此等人物尚难入流。另一个更可笑,叫做张海鸥,是中央音乐学院周广仁的弟子,在乌克兰霍洛维兹国际钢琴比赛中得过第二名(也是一个轻量级的比赛),从此自己感觉也是个腕儿了,大冬天的也戴着他那副价格不菲的墨镜,搞得自己像个暴发户似的,说多土有多土。最可笑的是他的一张演出海报,当然也是那幅墨镜行头,如果不仔细看说明,我以为还是给哪个眼镜牌子作广告的。

     

    现在国内音乐界上空漂浮着一股很浮夸的风气。如果你稍微有一点名气,在国际比赛中得到个名次,国内的媒体就会马上给你带上“钢琴神童”、“音乐天才”的光环,甚至“大师”的皇冠。好象突然之间,中国成了古典音乐的摇篮。我认为,这种风气要不得。如果纯粹的按照天才的概念来说的话,也许只有沈文裕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天才。到了德国你会发现,在欧洲,象李云迪式的“天才”大有人在。而且有一点我感触非常深。那就是中国的“天才”和“神童”都是在父母老师的严厉督促下,甚至棍棒的威吓下培养起来的。郎朗是这样,李云迪亦然。当然不能否认,他们是具有非一般人可比的悟性和天赋。在欧洲,在德国,按照他们的伦理和教育方式,这样的天才也许最终会沦落成一个普通人。因为,欧洲人追求的是一种和谐教育,父母和孩子是一种朋友关系。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如果爸爸威胁他,不好好练琴就把他锁在屋里的话(离屁股吃亏的地步还远着呢),他立马儿就会拿起电话报警。几年前李云迪的妈妈来德国时,还会拿一板凳坐在门口监督儿子在家练琴,而郎朗的父亲更是夸张,竟然连跳楼自杀以死相逼的法儿都想的出。因此,同样被誉为钢琴神通,俄罗斯的基森(Evgeny Kissin)的成长之路就和郎朗他们不同。其最终的成就也远远高于郎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将立即删除。
    音乐与乐器产业第一手资讯 微信扫一扫,您就知道。点击右侧蓝字快速关注乐度公众号:Musicdu乐度
    微信扫一扫,您就知道
    Musicdu乐度公众号:musicdu_com
    想要体验免费发新闻,请加静静的微信
    来源: 发布人:sisi

    相关阅读

    • 58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点赞
    • 71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高兴
    • 59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拍手
    • 100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加油
    • 87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惊讶
    • 14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路过
    • 33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难过
    • 59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叹气
    • 21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无聊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电子乐器商标转让